加入收藏 | English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代码:0809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来源:   时间:2023-09-01   点击数:

一、学科简介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重点研究电子运动规律、电磁场与波、电磁材料与器件、光电材料与器件、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电路与电子线路及其系统的科学与技术。江西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通过与区域发展相结合,着重培养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长期坚持强化数学、基础物理、物理电子、光电子与材料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学科点已在电路与非线性系统、光波电子学、电子智能系统、电子材料与器件、量子电子器件等方向形成特色和优势。

近五年来,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34项,纵向经费达838万元,与企业科研合作项目16项,经费240.8万元。总科研经费达1058.8万元。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国际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1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2项。

学科现有专业教师2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讲师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6人(60%),具有硕士学位9人,具有海外经历4人(16%),博士后经历5人(20%),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人选1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1人,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1人,宝钢优秀教师2人,具有清江学者拔尖人才3人。具有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2个,江西省教学示范中心1个,具有高性能计算平台和电子通信实验室。实验室面积数32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2000多万元。

二、主要研究方向

1.电路与非线性系统:以嵌入式、微电子和集成电路相关的科学技术为基础,注重电子、材料、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的理论与技术、电路与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等。具体涉及领域包括物联网与智能交通在冶金行业的应用、矿山安全监控、智能传感器;生物医学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存储及研制新型生物医疗电子、信息仪器等方面。

2.信息光电子技术:从信息的角度研究光电子领域的相关规律和技术、系统及应用。主要包括探索不同时间、空间尺度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新效应和新规律;新型光电信息系统技术,如光电传感与测量、光通信、光电信号处理与控制、图像处理技术,光电混合器件和系统的研发、光谱测量等;光电子信号检测与处理,包括光电子信号的获取、变换、传输、存取及数据处理以实现对各种物理量的检测及智能化控制。

3.电子材料与器件:主要研究微电子与固体电子材料与器件,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工艺技术,微电子集成系统以及电子材料,量子信息存储元。包括:器件模型与仿真;微米与纳米器件,固体电子器件与化合物半导体器件;半导体材料,电子陶瓷,氧化物与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及其器件,量子信息存储元的拓扑性质,超冷原子分子中的自旋轨道耦合、有限温度效应等带来的新奇量子态。

4、电波传播与天线技术: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以高性能计算机技术为工具,运用计算数学方法,研究解决复杂电磁场与微波工程问题,重点研究天线基本理论与设计、测量方法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电磁波传播理论及在无线通信和电磁环境等领域的应用。

三、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精神,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能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电子与科学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本领域的先进科学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了解本领域发展的前沿和国际动态,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科学技术研究或科学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并写作本领域的外文文献,并具备初步的听、说、译等方面的能力。

3.培养在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学与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学科方向上,适应光纤通信、计算机与数据处理、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从事管理、研究、设计、运营、维修和开发的高级科学技术和管理人才。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有关方面的教学、研究、工程、开发和管理工作,或在相关专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研究生学制3年,正常学习年限3年,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7年。

五、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导师领导下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指导小组)指导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包括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中期考核(筛选)、答辩,指导科学研究、科研实践和学位论文等工作,同时引导、示范和监督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学术道德。研究生培养实行中期考核制,考核不合格者则不得进入下一环节。

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主要以自学、线上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方式进行课程学习,其他环节参照全日制研究生。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研究生所修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9学分(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9学分,非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结合研究方向选择课程,制定培养计划。未完成课程学分和必修环节不予受理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七、必修环节

1.创新创业教育和劳育(3学分)

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硕士生应参与各种形式的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强化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素质与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累计共2学分。创新创业教育和劳育学分获得方式:①听取创新创业类论坛、讲座或学术交流,研究生教学秘书审核签字,每6次计1学分;②取得以下创新创业业绩:省部级以上竞赛获奖1项、自主创设公司且取得营业执照或在省市级以上创新创业论坛上发表相应会议论文1篇,计2学分;③校级以上创新创业竞赛二等奖以上,计0.5学分/项。④本科教学实践(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由学科组或导师指定专人进行检查、指导及考核,计1学分。

劳育旨在激励和引导研究生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促技、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育共计1学分,主要以志愿者服务和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为主,由学院或学科点组织,学院备案,每学年累计满10小时及以上,计1分。

2.学术报告(1学分)

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就本人硕士论文研究进展及成果完成一次学术报告,由学院或学科点统一集中组织和考核。

3.开题报告(1学分)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培养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学位论文工作的进展和质量。要在论文选题上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应在研究生入学报到后明确拟从事的方向及选题范围,制订学位论文工作计划,以便使研究生尽早进入科研实践。

八、学位论文与答辩要求

1.学位论文与答辩要求按照学校学位授予细则执行。

2.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发表中文核心期刊1篇及以上,作者第一单位应为江西理工大学,或在读期间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江西理工大学为第一专利权人)。或在读期间至少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发表与硕士论文内容相关的2篇及以上专业领域认可的省级以上期刊论文,录用的论文须提供录用通知书。

3.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前,应在专业领域认可的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论文署名参照全日制研究生执行。

九、其它要求

申请提前毕业条件须满足《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相关规定。

1.申请提前毕业者必须达到优秀毕业生的绩点成绩,读研期间无违纪行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综合表现优秀,论文开题至提交论文正式稿时间间隔不少于六个月,且学术业绩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全国CSCD或CSSCI核心库发表2篇以上(含2篇)专业学术论文,署名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

(2)在SCI、SSCI或EI源刊发表1篇专业学术论文,署名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

(3)发明专利授权1项以上(含1项)或专著1部以上(含1部)(字数要求:5万字以上),排名前二名。

2.对于跨专业录取的研究生,须补修本科主干课程,补修课程由导师指定。

3.所有硕士论文答辩都必须上机演示其研究成果,否则答辩不予通过。

学术论文发表说明:

(1)对于录用的论文须提供录用通知书;

(2)所发表的专业学术论文须与硕士学位毕业论文方向一致;

(3)所有成果第一署名单位必须为江西理工大学。

Copyright © 2010-2024 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 邮编:341000 网站管理

赣备 2-4-3-2002318  电话 0797-8312241